农圣贾思勰、盐圣夙沙氏等先贤名人文化的赓续传承,铸就了寿光“中国蔬菜之乡”“中国海盐之都”的金色名片。在历史积淀、碰撞与发展中,菜与盐相互交融配资怎么开户,孕育出寿光独具特色的菜盐文化。
《说文解字》说:“古者宿沙初作海盐。”作为海盐发源地的寿光,应该是最早食盐地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盐,这一来自海洋的宝藏,不仅支撑国家和一个地方的经济命脉,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既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增强体力,也是饮食烹饪中最重要的调味品。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以蔬菜为主要副食品。“五谷为养,五菜为充”正体现了这一点。寿光栽培和食用蔬菜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传承千年的经典农书《齐民要术》(以下简称《要术》),作者贾思勰系统总结了古代蔬菜栽培的经验,记载了三十多种蔬菜的种植技术及其加工食用方法。
书中不仅讲解了怎么种,还教怎么吃。其中七、八、九卷,占全书总字数近半,记述了饮食烹饪技艺。夙沙氏的盐与贾思勰的菜,在《要术》中融为一体。盐为菜注入灵魂,丰富营养,增香添彩;菜为盐提供载体,展现价值,惠及民生。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展开剩余61%《要术》 堪称一部美食大典,收录了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尤其是齐鲁一带的百余种蔬菜加工方法与菜肴制作技艺。书中记载的烹饪方法有煎、烧、炒、煮、烤、蒸、 腌、炖等,技法多样,菜品丰富,趋于完善。其中,以盐腌制蔬菜是《要术》中所载的一个重要加工方式。《作菹·藏生菜法第八十八》,介绍了葵菜、菘、芜菁、蜀芥等蔬菜咸菹制法:先用盐水洗菜,腌渍中加粥清(米汤),并重复利用旧的盐水汁,保持腌渍菜的色泽。在《种胡荽第二十四》 中,详述了腌渍芫荽的方法:芫荽洗净后,用开水焯过,再经温盐水泡、井水洗、盐醋泡,成为滋味香美的菜肴。这类加工方法,食用方便,便于保存,延长了蔬菜的食用期,深受人们欢迎。
《要术》 中还专门介绍了素菜的烹制方法。《素食第八十七》,记录了葱、瓠、紫菜、薤、姜、茄子等11种素菜的烹饪工艺。例如制作“瓠羹”,需将瓠瓜横切成片,放入加油的水里煮,待水开了放下去,煮到极熟,加上盐、豆豉、胡芹,最后叠放装盘上席。又如 “油煎紫菜”,将干紫菜放入油里煎至可食,随即取出撕开上席,风味酷似腊肉。每一种菜肴都浸透着菜与盐的巧妙融合,使食者在品味中感受来自自然的滋养与力量。
《要术》中还记述了多种烹饪调味品的制作技艺。《八和齑第七十三》,系统介绍了由多种蔬菜制作的调味品,如芥子齑、桔卷齑、韭菁(韭花)齑等。尤其珍贵的是金齑,它以蒜、姜、桔、白梅、熟栗、梗米饭、醋、盐八种原料捣碎调和而成,堪称是八味俱全的浓郁调料,亦可作为佐餐小菜。这些记载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果蔬制作调味品的精细工艺和饮食嗜好的习惯。
盐不仅在饮食烹饪中不可缺,在蔬菜种植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种瓜第十四》提到,在种瓜前先用水将瓜子洗净,再拌上适当的盐。经盐处理后的瓜子不易患病死棵,有助于保障出苗整齐,苗株健壮。
《要术》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农学著作,展现了我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成就,凝聚了菜盐融合的丰富智慧,也孕育出独特的菜盐文化。菜盐融合烹百味,文脉赓续贯古今。我们在领略这部千年经典所承载的菜盐文化的同时,更应珍视、传承并弘扬这一历久弥新的文化瑰宝,使其精髓与时代结合,催生出更多如《齐民大宴》般的新式饮食,让菜盐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王家相配资怎么开户
发布于:北京市加杠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